超声波金属焊接机是一种利用高频机械振动(超声波)在压力下实现金属固态连接的先进设备。它不同于传统的熔焊(如电弧焊、激光焊),是一种固相焊接技术。
超声波金属焊接机工作原理
1. 能量转换:
发生器将工频交流电(50/60Hz)转换为高频(通常在15kHz - 40kHz或更高)交流电。
换能器(核心元件为压电陶瓷或磁致伸缩材料)将输入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同频率的纵向机械振动。
2. 振幅放大:
变幅杆(也叫振幅放大器)连接到换能器上,其作用是将换能器产生的微小振动幅度放大到焊接所需的水平(通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)。
3. 能量传递:
焊头(也叫上声极或工具头)连接到变幅杆末端,将放大的机械振动传递到待焊接的上层工件表面。
4. 焊接过程:
将需要焊接的两片或多片金属(通常是薄片、箔或线材)重叠放置在焊头和底砧(也叫下声极)之间。
焊头在气缸或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下降,对工件施加一定的**静态压力(焊接压力)**。
开启超声波振动,高频振动通过焊头传递到上层工件。
摩擦与粘滑效应: 振动使两金属接触面之间产生高速的相对微幅摩擦运动。
能量转化: 摩擦产生的热量以及材料本身的塑性变形能,迅速**软化**接触面附近的金属(温度通常低于熔点,达到材料熔点的1/3到1/2)。
塑性变形与扩散:在压力和振动的共同作用下,接触面的氧化膜、油污等被破坏和分散,纯净的金属原子在界面处发生塑性流动和相互扩散。
固态键合: 最终在接触界面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,实现焊接。整个过程通常在**零点几秒到几秒内完成。